国庆华诞,穿越千年的诗韵——细数那些歌颂家国情怀的古诗词

当秋风送爽,金桂飘香之时,神州大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盛典,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以诗歌为媒,穿越历史长河,去感受古人笔下那份对国家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流传千古、饱含家国情怀的古诗词中,共同品味那一份跨越时空的家国之情吧!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风雨飘摇,元军铁骑南下,兵锋直指临安,南宋朝廷摇摇欲坠,作为抗元名将的文天祥,虽屡遭挫败,但始终矢志不渝,以身许国,至死不渝,这首《过零丁洋》作于文天祥被俘后,过零丁洋时所作,此诗慷慨悲壮,通过诗人自身遭遇,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抒发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篇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尤其关注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春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当时长安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仓皇入蜀,杜甫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百感交集,触景伤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真挚感情。

《满江红·写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其一生精忠报国,矢志北伐,收复失地,最终因奸臣秦桧构陷而蒙冤遇害。《满江红》是他的一首代表作,表达了自己抗敌报国的决心与抱负。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却因家道中落而颠沛流离,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宋王室南渡,李清照也随夫君流亡南方,这首诗是她在避难途中,看到项羽乌江自刎之地而作,诗人借古讽今,以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激励南宋统治者不要苟且偷安,要奋发图强,重振山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国庆华诞,穿越千年的诗韵——细数那些歌颂家国情怀的古诗词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抗金将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二、三年间,此时辛弃疾因力主抗金而被贬官至江西,词人站在郁孤台上远望,思绪万千,既有对沦陷故土的无限眷恋,又有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一生追求自由,向往光明。《金陵酒肆留别》是他在离开金陵时所作,描述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场景,全诗虽未直接提及国家大事,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奔腾气如虹。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主张改革弊政,振兴中华。《己亥杂诗》作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不断,国势日衰,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内心充满忧虑,期望当权者能打破陈规陋习,选拔优秀人才,力挽狂澜。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当时红军刚刚完成长征,到达陕北,毛泽东站在秦晋高原上,远眺群山,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以磅礴气势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展望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维新派代表人物。《狱中题壁》作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九月,即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之时,面对死亡,谭嗣同毫不畏惧,反而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诗句表明了自己矢志不渝的信念,展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少年中国说》创作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正值戊戌变法失败之际,梁启超身处逆境之中,仍心系国家前途命运,坚信唯有少年才能担当起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文章语言铿锵有力,气势恢宏,不仅激励了无数青年学子奋发图强,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便是对部分描写国庆或反映家国情怀的经典古诗词进行赏析,这些作品不仅承载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4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些经典之作,从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19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