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认亲现场赠儿子百万房产,爱的坚守与重逢的喜悦
2024年10月8日,四川绵阳市公安局、绵阳市妇联、北京缘梦公益联合举办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认亲仪式,在这场仪式上,李顺和陈玉英夫妇与失散31年的儿子李坤鹏(化名孙小龙)终于团聚,在认亲现场,李顺不仅与儿子紧紧相拥,还赠予了一套价值130万元的房产,这一举动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失踪与漫长的寻找
1993年10月17日,对于李顺和陈玉英夫妇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天,他们年仅4岁的二儿子李坤鹏在绵阳金菊街玩耍时失踪,疑似被拐,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李顺和陈玉英夫妇立即发动亲戚朋友四处寻找,走遍附近各个街道,还赶到火车站、汽车站询问,但儿子仍然没有任何音讯。
为了寻找儿子,李顺夫妇放弃了原有的工地和米粉店生意,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花费上百万元,他们一边经营建材和家具生意,一边不放弃任何一丝可能找到儿子的希望,陈玉英还在社交平台开了账号,发布寻亲信息,加入了四川的寻亲团队,一起寻找线索,互相鼓励。
岁月流转,他们的生意有所成就,但心中的那份空缺却从未被填补,为了寻找儿子,他们甚至不惜关闭了几家门店,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终点的旅途中,李顺夫妇的坚持和爱,成为了他们寻找儿子的最大动力。
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
幸运的是,在绵阳市公安局、绵阳市妇联以及北京缘梦公益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李坤鹏终于被找到了,这一成果离不开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和高效行动。
2009年,公安部建立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信息系统(简称“打拐系统”),当年11月,绵阳市涪城公安分局打拐办主任戴莉玲专程前往李顺、陈玉英夫妇家中采集血样,并及时将采集的血样检验DNA信息录入“打拐系统”,随后十多年间,随着公安DNA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打拐民警先后3次采集李顺、陈玉英夫妇血样,加做DNA位点更新系统数据,以增加盲比比中概率。
今年9月初,通过公安部打拐专项比对会战专班研判,绵阳市失踪被拐儿童李坤鹏的人像比中了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孙小龙,鹤壁市公安局打拐办随即指令浚县打拐办对疑似人员孙小龙采集血样检验入库,9月11日,经“打拐系统”通报确认,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公安局采集的孙小龙血样与李顺、陈玉英夫妇血样所检DNA符合三联体遗传标记,具有生物学遗传关系。
这一消息让李顺夫妇激动不已,9月下旬,李顺的微信收到了一个好友申请,对方名叫“倒车,”这正是31年前自己工地上的货车倒车声,他知道失踪31年的儿子要回来了,原来,孙小龙(李坤鹏)从小脑海中就有“倒车,这个声音,但不能确定来源,所以后来用来做了微信名字。
认亲现场的感人瞬间
10月8日,由绵阳市公安局、绵阳市妇联、北京缘梦公益联合举办的“四川公安打拐专项行动”2024年第30场认亲仪式现场,李顺和妻子陈玉英泪如泉涌,紧紧抱着失散31年的儿子不愿松开,作为认亲仪式的承办单位之一,记者现场见证了这感人的团圆场面。
在认亲仪式上,李顺不仅与儿子紧紧相拥,还亲手将一本房产证交到了李坤鹏手中,这是一套价值130万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是他们为儿子精心准备的归宿,这份厚重的礼物,不仅是对过去31年寻找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陈玉英哽咽着对儿子说:“儿子,妈妈再也不会把你弄丢了……”这句话让现场众人无不动容,李坤鹏也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我知道亲生父母为了找我吃了很多苦,我想对亲生父母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再辛苦地四处奔波了,你们的儿子找到了’。”
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祝福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表示,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爱、坚持和团圆的感人故事,它不仅展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中的决心和效率,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失散家庭的无私帮助和深切关怀。
网友们纷纷留言祝福这一家人,并对公安、妇联、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帮助失散家庭团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赞赏,有网友表示,这位父亲一定是一个有爱心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