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巴赫经销商回应215万新车漏水,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权益博弈

一起涉及苏州元星奔驰4S店(以下简称“苏州奔驰经销商”)的迈巴赫新车漏水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车主花费215万元购买的全新迈巴赫GLS480,在提车仅两天后发现副驾驶A柱位置漏水,并在随后的维修过程中与经销商产生了严重分歧,苏州奔驰经销商在2024年10月12日正式发布声明回应此事,双方各执一词,使得这一事件更加扑朔迷离,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事件经过,分析双方立场,探讨消费者与经销商在车辆质量问题上的权益博弈。

事件经过

据车主通过视频自述,他于2024年7月1日在苏州元星奔驰4S店全款购买了一辆全新迈巴赫GLS480,提车仅两天后,他便发现车内中控位置有异响,7月11日,车主将车辆送至4S店进行新车检测,但店方未能找出异响原因,在回程路上,车主发现副驾驶A柱位置开始漏水,于是再次将车辆送回4S店维修。

苏州奔驰经销商在声明中确认,7月11日首次接到车主反馈,发现副驾驶A柱位置有渗水痕迹,外观检查发现相应的右上角有损坏的橡胶和塑料件,经销商随即积极协调厂家技术指导,并对车辆进行了初步拆检,但未找到漏水具体原因,经销商建议进一步拆除连接滑动天窗与前风挡玻璃的条状玻璃元件以锁定渗水点,但遭到了车主的强烈反对,拆检维修工作因此停滞。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苏州奔驰经销商多次通过电话、微信联络车主,出具《车辆检查邀请函》,并主动提供代步车等措施,期望获得车主授权以进一步检查车辆,车主始终拒绝授权,并多次在门店和网络上进行言语威胁,经销商曾两次报警。

车主表示,在他提出贴钱换车时,4S店给出的估价仅为135万元至150万元,这意味着车辆在使用仅10天后折损近80万元,他无法接受这一结果,车主还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用胶带和三色雨布封住车顶进行维权,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声援。

双方立场分析

迈巴赫经销商回应215万新车漏水,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权益博弈

车主立场

车主认为,他花费巨资购买的全新迈巴赫新车在提车仅两天后便出现漏水问题,这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他要求经销商退换车辆,并赔偿精神损失费80元,车主表示,他不需要退一赔三,但希望奔驰官方能够出面道歉,并妥善处理此事,他认为,经销商在维修过程中过度拆解车辆,导致车辆价值大幅贬损,这是他不愿接受进一步拆检的主要原因。

经销商立场

苏州奔驰经销商在声明中表示,他们对车主的不良用车体验深表歉意,并一直积极跟进,与客户沟通诉求,寻求解决方案,经销商强调,所有相关拆检及维修中涉及的作业环节和工艺流程都不会涉及车身结构性元件,也不会对车辆后续的车身刚性、行驶安全及密闭性能造成影响,他们承诺,在解决方案中会充分考虑拆检产生的损失,给出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不会让客户权益受损。

经销商认为,车主拒绝授权进一步检查,导致他们无法确定具体的渗水点,也无法制定有效的维修方案,他们建议车主通过水淋实验等非拆解方式寻找漏水部位,但车主未予接受,经销商表示,他们曾初步给出了一个关于车辆保养和延保的方案,以保障客户后续的车辆使用权益,但车主希望退换车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权益博弈与解决方案

这起迈巴赫新车漏水事件不仅考验着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凸显了双方在车辆质量问题上的权益博弈,车主希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退换车辆并赔偿损失;而经销商则希望查明漏水原因后制定解决方案,以保障客户后续的车辆使用权益。

为了妥善解决此事,双方需要保持理性沟通,尊重对方的合理诉求,经销商应进一步加强对车辆质量的把控,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和投诉,车主也应理性维权,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影响正常经营秩序。

在具体解决方案上,双方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加强技术研判:经销商应继续协调厂家技术指导,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寻找漏水部位,避免过度拆解车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制定合理补偿方案:在查明漏水原因后,经销商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包括车辆维修、保养、延保等方面的措施,以充分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

3、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双方应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交流进展情况,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经销商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4、引入第三方机构调解: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19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