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8个县因焚烧秸秆被约谈,环保警钟长鸣,共筑绿色家园
湖南秸秆焚烧问题敲响环保警钟,八县被约谈促整改
湖南省内一场由秸秆焚烧引发的环保风暴席卷而来,澧县、临澧县、汉寿县、鼎城区、沅江市、南县、资阳区和华容县这八个县市因秸秆露天无序焚烧问题被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集中约谈,这一事件不仅在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思。
一、秸秆焚烧问题凸显
湖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农民们忙碌而喜悦的时刻,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秸秆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农民们多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既方便又快捷,这种处理方式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了空气质量,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生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据卫星遥感、铁塔监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及现场巡查情况显示,被集中约谈的八个县市在禁烧区、禁烧时段内秸秆焚烧现象多发频发,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数据显示,10月11日,全省有九个城市的大气质量出现轻度污染;而到了10月12日,益阳市的大气质量更是达到了重度污染,长沙市也为中度污染,这一系列数据无疑给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敲响了警钟。
湖南省林业大数据平台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监测显示,1至9月,全省野外违规用火584起,其中以秸秆焚烧为主的农事用火有371起,占比高达63.5%,8月份监测到38起农事用火,9月份监测到92起农事用火,增长迅猛,这些数据表明,秸秆焚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湖南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约谈背后的环保压力
面对秸秆焚烧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湖南省环保部门迅速采取行动,10月9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对上述八个县市进行了集中约谈,会议通报了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各地秸秆焚烧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观看了近期拍摄的现场暗访纪录片。
在约谈过程中,省生态环境厅要求被约谈的县市政府限期制定工作方案,强化网格化监管,盯紧源头治理;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低茬收割、粉碎还田和离田利用等科学处理秸秆的方式,切实严控露天无序焚烧,这一举措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美丽乡村建设。
会议还强调,各地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坚决扭转被动局面,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管控工作,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湖南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要坚持为民宗旨意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秸秆利民、富民产业,把“生态包袱”转化为老百姓的“绿色财富”,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多措并举,共筑绿色家园
要解决秸秆焚烧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性,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政府应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贴息、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规焚烧秸秆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健全秸秆焚烧监管体系,利用卫星遥感、铁塔监控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对发现的焚烧行为,要及时进行查处和曝光,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秸秆焚烧管控工作。
四、农民的角色与责任
农民作为秸秆焚烧的主体,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农民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转变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利用,通过低茬收割、粉碎还田、离田利用等方式,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饲料、生物质能源等资源,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农民应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秸秆焚烧的相关规定,在禁烧区和禁烧时段内,不焚烧秸秆,不随意丢弃秸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积极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除了政府和农民之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秸秆焚烧问题的解决中来,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投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