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债务危机进一步升级,企业运营风险与行业挑战凸显
万达集团的债务危机再度升级,苏宁易购和永辉超市相继向万达发起巨额债务追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苏宁易购请求裁决万达集团及其子公司万达商管支付股份回购款人民币50.4亿元,而永辉超市则因万达商管股权的第四期股权转让款未能如期支付,要求对方立即付款并提起仲裁,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加剧了万达的财务困境,也让王健林个人面临巨大压力,万达债务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不仅揭示了企业运营的风险,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挑战。
苏宁易购的仲裁请求源于2018年1月29日签署的《关于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之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苏宁易购指定其子公司苏宁国际受让了相关权利义务,并最终持有万达商管4.02%的股份,苏宁易购认为,万达集团和万达商管违反了协议约定,触发了股份回购条款,但两公司未纠正违约行为且拖延股份回购,因此提出仲裁请求,这一请求已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苏宁易购在公告中披露,除上述重大仲裁案件外,公司及子公司作为原告或申请人的其他尚未披露的诉讼仲裁案件金额合计约2.04亿元。
永辉超市也加入了向万达追债的行列,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其出售的万达商管股权第四期股权转让款3亿元应于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支付,由于大连御锦未按照约定履行付款义务,已构成违约,永辉超市已发函要求对方立即付款,并将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追究大连御锦、王健林、孙喜双及大连一方集团等担保人的法律责任,涉案金额约38.59亿元,同样尚未开庭审理,永辉超市出售万达商管的股权交易可以追溯到2023年12月,当时永辉超市宣布向大连御锦出售持有的万达商管股权,合共1.43%股份,交易对价共计45.3亿元,大连御锦在支付了8.91亿元之后,便陷入困境,大连御锦是大连一方集团的全资孙公司,后者实际控制人为王健林的商界好友孙喜双,这一事件反映出孙喜双的资金也面临一定压力,而作为担保方的王健林或不能全身而退。
苏宁易购和永辉超市的追债只是万达集团财务困境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万达集团由于多次尝试上市未果,以及频繁的资产出售,其财务状况逐渐恶化,2014年12月,万达商业在港股上市,但不久后王健林认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无法真正衡量万达的价值,于是将万达商业私有化退市,准备在A股上市,万达商业的A股上市之路并不平坦,2018年1月29日,大连万达集团官方发布消息称,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云商、融创中国和京东340亿元入股万达商业,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苏宁出资95亿元收购万达商业约4.02%股权,尽管引入了多家知名企业的投资,但万达商业的A股上市计划仍然未能如愿,2021年3月,万达商管集团宣布撤回A股IPO申请,并对旗下轻资产相关资源进行重组,成立珠海万达商管,成为向港股冲击上市的新主体,珠海万达商管的上市之路同样坎坷,四次递交招股书均告失效,今年3月,万达商管上市对赌失败危机虽然解除,但也导致王健林失去了对万达商管的绝对控制权。
万达集团的财务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在过去几年中,万达集团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并在国内多个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这些举措并未带来预期的回报,反而使公司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万达负债累累的主要因素包括过度扩张、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政策风险,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政策风险的增加,万达集团逐渐陷入了困境,当前,万达集团面临的债务规模庞大,流动性问题严重,据报道,万达的总债务已超过数千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债务压力,主要债权人纷纷采取行动,要求万达尽快偿还欠款,公司的股价也出现了大幅波动,信用评级机构下调了其评级。
金融市场对万达债务危机的反应十分敏感,股价持续下跌,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其他相关行业也受到了波及,特别是与万达有业务往来的公司,一些金融机构开始重新评估与万达的合作关系,以降低自身的风险暴露,万达集团为了应对债务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公司计划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筹集资金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万达集团还加大资产处置力度,回收现金,减低负债,万达集团还与金融机构协商,寻求债务重组,以减少债务压力,这些措施能否有效缓解万达的债务危机,仍需拭目以待。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