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迎1981年以来11月最大降雨,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应对

上海气象部门发布重要预报,受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上海将在10月31日傍晚至11月1日迎来大暴雨天气,过程雨量预计达到120至180毫米,东南部地区甚至可能达到220至28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40至70毫米,这一预报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此次降雨有可能成为自1981年以来上海11月份的最大降水过程,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气情况,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将如何应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台风“康妮”自生成以来,其路径和强度一直备受关注,据中央气象台监测,台风“康妮”在增强为超强台风后,其中心位于距离台湾省台东市东南方向约数百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2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80至480公里,预计“康妮”将以每小时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31日中午到下午在台湾岛南部或中部登陆,尔后沿浙闽沿海一带近海北上,强度迅速减弱,尽管“康妮”不会直接登陆上海,但其外围环流携带的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和能量与冷空气的交汇,将在上海产生极端降水。

面对即将到来的极端降雨,上海气象部门提前发布了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准备,根据预报,10月31日下午起,上海将出现阵雨天气,傍晚开始雨势增强,强降水将持续到11月2日凌晨,降水集中时段出现在31日半夜至11月1日白天,除了强降雨,风力也将逐渐增大,11月1日最大陆地阵风可达8至9级,高层建筑及沿江沿海地区阵风9至10级,洋山港区阵风更是高达10至11级,这样的天气条件无疑将对上海的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上海将迎1981年以来11月最大降雨,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应对

极端天气对城市的考验是多方面的,强降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特别是在地势低洼的地区,积水可能迅速上涨,影响交通和居民出行,上海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多在3至4米之间,市区多为3至3.5米,黄浦、静安等区最低处仅2.2米,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风险,上海沿杭州湾、长江口、黄浦江实测最高潮位约高于当地地面0.5至3.5米,完全依赖海塘、市区防汛墙、黄浦江上游江泖堤防挡潮、防洪,如大汛期间遇台风影响或与太湖洪水下泄、地区大暴雨遭遇,全市有可能出现大范围严重受淹。

大风天气对城市的建筑安全、交通出行和市民生活也构成威胁,高层建筑、临时建筑物、广告牌等易受大风影响,存在安全隐患,交通方面,大风可能导致树木倒伏、道路积水,影响车辆通行,市民生活方面,大风和强降雨可能导致停电、停水等突发情况,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面对极端天气,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启动了应急预案,加强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畅通;加强了对低洼地区、易积水路段的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排水措施,还加强了对建筑工地、广告牌等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政府的应对措施外,市民也应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在降雨期间,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涉水行走;注意防范大风天气,妥善收起室外物品,防止高空坠物;车辆停靠时远离大树等易倒伏物体;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天气变化。

极端天气也提醒我们,城市规划和建设应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高排水能力;加强对低洼地区、易积水路段的改造和治理;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建筑质量,还应加强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市民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上海即将迎来的1981年以来11月最大降雨是一次对城市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的严峻考验,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应保持冷静、积极应对、科学防范,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19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