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时间错误,男子出狱又被羁押,司法严谨性何在?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发生的一起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卫某某因敲诈勒索罪和虚假诉讼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然而由于判决书中的时间错误,他在服刑3年后被提前释放,近9个月后,法院纠正了这一错误,卫某某再次被羁押,补足剩余的一年刑期,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司法文书制作中的疏忽,更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性和严谨性的质疑。
案件回顾:判决书写错时间,刑期计算出错
2022年,卫某某因犯敲诈勒索罪和虚假诉讼罪,被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根据判决书,他的刑期应从2020年1月20日起计算,至2024年1月19日止,实际上,卫某某是在2021年1月20日被乌拉特前旗公安局刑事拘留的,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实际羁押时间计算,他的出狱日期应为2025年1月19日,而非判决书上的2024年1月19日。
2024年1月,卫某某如期出狱,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他在乌拉特前旗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看似恢复了平静,2024年10月12日,他突然被警方带走,再次被关进看守所,原来,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发现了判决书中的时间错误,决定重新羁押卫某某,补足他少服的一年刑期。
家属质疑:一句“纠正错误”能否了事?
卫某某的家人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愤怒和困惑,他的妻子席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完全不知道判决书上有错误,以为卫某某已经服完了刑期,现在他又被关进去,家庭生活再次被打乱,席女士的儿子正在读初中,她担心这件事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卫某某的女儿在父亲出狱时去接他,当时父亲看起来很高兴,以为可以好好陪伴家人,现在她感到非常难过,认为父亲再次被羁押是法院工作失误导致的,家属们希望法院能够道歉,并对家庭造成的影响负责。
法院回应:工作失误,已采取措施纠正
面对家属的质疑,乌拉特前旗法院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法院的一个工作失误,已经采取了措施纠正错误,这种解释并没有让家属满意,席女士认为,一句“纠正错误”并不能解决问题,他们的生活已经因为这个错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乌拉特前旗纪委的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这个案件是法院的工作失误,检察院已经介入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方式,相关部门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乌拉特前旗法院的上级法院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则表示,该案件基层法院已经有了处理结果,可以与基层法院联系,但乌拉特前旗法院多个部门目前均拒绝回应此事。
法律专家:判决书出错是司法失误,需承担责任
针对这一事件,法律专家指出,判决书出错是一个明显的司法失误,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余超律师表示,判决书出错反映出文书制作过程中的疏忽,同时也暴露出相关审核机制的不足,司法机关发现错误后进行纠正,当事人少执行的一年刑期肯定还是要重新执行。
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航远律师则认为,这类司法错误应该通过相关程序进行纠正,相关人员要承担责任,但当事人并不能被认为是受害方,因此无法为此事向法院进行追责,他建议,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查机制,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社会反响:呼吁加强司法文书审核,提升司法公正性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司法公正性和严谨性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法律和司法公正的关注与质疑,有人认为,这样的错误不应该发生在一个法治国家;还有人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每一份判决书都能准确无误地传达法律意图。
专家们建议,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查机制,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司法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文书制作能力,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申诉渠道,减轻他们的负担。
司法严谨性不容忽视,需共同努力提升
卫某某因判决书时间错误而出狱又被羁押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司法文书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对当事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提升司法公正性和严谨性,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司法文书的审核机制,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公众也应保持对司法的关注和监督,推动法律体系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才能为每一个公民提供更加公平、正义的保障,让法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坚强后盾。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