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涨价了,竟与猪价有关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羽绒服成为了消费者们必备的过冬装备,不少人在选购羽绒服时发现,今年的价格普遍上涨,即便是同款或同含绒量的羽绒服,价格也比去年高出不少,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探讨羽绒服涨价的原因,出人意料的是,羽绒服涨价的背后,竟然与猪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深入探讨羽绒服涨价的原因,分析猪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探讨这一趋势对消费者和羽绒服行业的影响。
一、羽绒服涨价现象概述
近年来,羽绒服市场呈现出价格上涨的趋势,根据多方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间,中国的羽绒服均价已经从438元升至656元,大型防寒服的成交价更是突破了1000元,今年,羽绒服涨价的现象尤为明显,波司登门店中推出了高达7000元的羽绒服款式,国产一线品牌鸭鸭也推出了最高售价为5999元的联名款羽绒服,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者们发现,即便是去年较火的标称绒子含量90%的鹅绒羽绒服,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价也比去年上涨了200元左右。
二、原材料成本上升是涨价主因
羽绒服涨价的首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羽绒服的主要原材料是鸭绒和鹅绒,近年来,随着养殖成本的上升和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鸭绒和鹅绒的价格水涨船高,据数据显示,去年旺季时一吨新国标白鸭绒的价格大约是20万元,而到了今年,价格已经飙升到了60多万元,白鹅绒的价格更是高达132万元每吨,这一涨幅直接导致了羽绒服生产成本的激增。
除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羽绒服的生产成本还包括面料、辅料、加工费以及设计费用等多个方面,随着人工成本、物流成本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这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羽绒金网数据显示,近半年内,含绒量90%的白鹅绒价格从5月6日的1069.66元/公斤上涨至11月4日的1143.92元/公斤,上涨幅度达6.94%;含绒量90%的白鸭绒价格从5月6日的481.9元/公斤上涨至11月4日的535.62元/公斤,上涨幅度为11.15%,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使得羽绒服的价格不断上涨。
三、猪价波动对羽绒服行业的影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羽绒服涨价的背后,竟然与猪价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猪肉市场出现了供应恢复和周期性低谷,猪肉消费增长从而影响了鸭鹅的肉类需求,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数据显示,2023年,肉鸭和肉鹅出栏量已出现下滑,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羽绒原料供应的减少,进而推高了羽绒价格。
猪肉与鸭、鹅等禽肉在生产和消费链条上相互影响,当猪肉价格处于低位时,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猪肉,从而减少了对鸭鹅等禽肉的需求,这导致鸭鹅的养殖量下降,出栏率降低,市场上的羽绒供应量也随之减少,羽绒供应减少,而羽绒服生产商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加剧,羽绒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猪肉价格的波动还影响了鸭鹅养殖业的成本,当猪肉价格较低时,饲料等养殖成本相对增加,进一步压缩了鸭鹅养殖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一些养殖户减少养殖量,进一步加剧了羽绒供应的紧张局面。
四、羽绒服行业高端化趋势
除了原材料成本上升外,羽绒服行业的高端化趋势也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时尚的追求,中高端羽绒服逐渐受到青睐,各大羽绒服品牌纷纷推出中高端产品,并邀请明星代言、推出联名款产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投入都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推高了羽绒服的价格。
波司登、鸭鸭等国内一线品牌纷纷推出了售价高达数千元的高端羽绒服款式,这些产品不仅在设计和材质上有所提升,还在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加大了投入,这些投入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最终反映在零售价格上。
羽绒服行业还呈现出多元化和细分化的趋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羽绒服产品风格也更加突出,日韩时尚、网红小众、大牌平替等风格在市场供不应求,这些新兴风格的产品往往需要更多的设计和研发成本,也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五、消费者反应与应对策略
面对不断上涨的羽绒服价格,消费者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一些消费者表示,今年的羽绒服价格确实贵了一些,但如果款式新颖、质量好又耐穿,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他们更愿意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羽绒服买单。
也有一些消费者对羽绒服价格的上涨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羽绒服作为过冬的必需品,价格过高会增加生活负担。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