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一生致力于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弘扬

2024年11月24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传来了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与诗词相伴的一生,她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泰斗,更是中华诗词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杰出代表,本文将从叶嘉莹先生的生平、学术成就、教育贡献以及她对中华诗词文化的深远影响等方面,为读者呈现这位伟大诗人的传奇人生。

一、书香之家的才女,弃医从文的抉择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她的家庭背景为她日后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是因为抗战的爆发,叶嘉莹的人生轨迹或许会有所不同,她原本有机会成为一名医生,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毅然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立志成为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这一抉择,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辅仁大学期间,叶嘉莹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成为了古典文学的高才生,她的才华和勤奋,为她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她先后在北京志成中学等三所中学任教,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

二、海外讲学,传播中华古典文学

1948年,叶嘉莹赴台任教,随后在1954年进入台湾大学任教,1969年,她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半年后获聘为该校终身教授,在加拿大的岁月里,叶嘉莹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还积极传播中华古典文学,她接受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成为了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叶嘉莹的讲学风格独特,她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讲解方式,将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传授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被她对诗词的热爱和执着所感染,纷纷投身于中华诗词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

诗人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一生致力于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弘扬

三、回国讲学,为中华诗教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后,思念祖国的叶嘉莹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她的回归,为逐步恢复生机的中国高等学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也为中华诗教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后,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致力于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她的学子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不仅成为了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也成为了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四、捐资助学,成立“迦陵基金”

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她不仅通过讲学、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诗词文化,还捐出了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这一基金的成立,旨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叶嘉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她的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她对中华诗词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她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

五、学术成就与荣誉

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她出版了《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这些著作不仅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她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她曾先后荣获“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数十项奖项和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她为中华诗词文化传承与弘扬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表彰。

六、叶嘉莹先生的精神遗产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是与诗词相伴的一生,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学者,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文化传承者,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叶嘉莹先生的精神遗产是丰富的、深远的,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些经典的诗词作品和学术著作,更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一种对教育事业的奉献和担当,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传承、去弘扬中华诗词文化这一瑰宝。

叶嘉莹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和中华诗词文化传承领域的一大损失,她的精神和遗产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一生,是对中华诗词文化的最好诠释和传承,让我们铭记叶嘉莹先生的教诲和贡献,继续探索、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这一瑰宝,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了解、去热爱中华诗词文化,让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叶嘉莹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精神和遗产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19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