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剑桥是指什么大学(从杭州到遵义,行程2600公里,这所大学被誉为战火中崛起的“东方剑桥”)

来源:浙江之声


记者:刘齐家


杭州抗战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浙江之声特别策划《杭州抗战记忆》,回望不能忘却的烽火岁月。


1937年9月,淞沪会战激战正酣,国立浙江大学在炮火声中开学。原国立浙江大学化工系37级学生杨士林说,开学第一天,学校就把所有大一新生送到了禅源寺。


“我们住的庙很大,和尚也很多,我们是小和尚,他们是大和尚,他们念经,我们念书。”随着空袭警报越来越频繁,11月9号,上海失守,杭州城内出现逃难潮。校长竺可桢决定全校迁到120公里外的建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亚平告诉记者,在建德梅城,浙大师生们不仅保留了完整的教学体系,还办了一份浙大日报。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们最想了解的是战况是如何的,当时就是用仅有的两个收音机,派两个学生,每天在那听广播,然后把它编辑,用蜡板刻出来,连夜就印好,建德城里每天中午争相购买传阅。”


(当年,浙大师生就在建德这些老街旧巷里学习与生活)


12月24号,杭州沦陷。由于经费紧张,竺可桢带领大部分师生,步行赶往金华。


12月29号,师生们坐上了开往江西的敞篷铁皮车。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浙大师生辗转于江西吉安、广西宜山等地,行程2600多公里,途中只要稍有停留,便就地授课。在校长竺可桢的倡导和践行下,浙大师生帮助当地人民修筑工事,义务办学,传播革命火种,被沿途百姓称为“长征中的文军”。


(西迁途中的浙大师生)


1940年1月,浙江大学正式迁到贵州湄潭。在湄潭办学的6年多时间里,一群大师级的教授,开始孕育“求是”学风。数学家苏步青一边种菜,一边在油灯下完成了数学著作《射影曲线概论》;物理学家王淦昌一边放羊,一边想出了探测中微子的办法;生物学家谈家桢在祠堂里开展昆虫研究,发现了镶嵌显性现象,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说,那些年,浙大各领域学术成果全面开花,被誉为“东方剑桥”。


“我们国家当时半壁江山已经沦陷,对前途发生疑问的时候,竺先生那批老一辈知识分子他们心中的火炬依然在燃烧,(西迁)是对大学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坚守,抗战期间把旗帜高高举起来,而且能够坚守住,把文脉传承下来。”


如今,百年浙大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正坚定不移地迈向国际一流大学。西迁征途中淬炼出的“求是精神”,也激励着新时代的浙大学子们接力向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熔炼品格、服务百姓。浙江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秀即将在贵州湄潭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她说,要肩负起播撒知识与希望的使命,为浙大与湄潭之间的故事续写新篇。


“我们的西迁前辈像贝时璋、苏步青、王淦昌,还有我们竺老校长等人在内,他们始终怀抱的是一种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这样一种理想,所以我要用自己的方式践行浙大的求是精神和爱国精神。”


(浙大西迁路线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