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警钟长鸣——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的深刻反思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也正式拉开了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的序幕。
从那一天起,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生存奋勇抗争,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我们以纪念日的形式重温这段惨痛的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汲取前进的力量,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
对于那场战争中的每一位英雄来说,“家国情怀”四个字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支撑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强大信念,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一人与数千日伪军周旋五昼夜,最终壮烈牺牲;赵一曼女士面对敌人残酷的刑讯逼供毫不动摇,留下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豪迈诗篇……这些英雄的事迹时刻激励着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产物,20世纪初叶,西方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瓜分殖民地,争夺霸权地位,日本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妄图通过对外侵略来获取更多资源和发展空间,进而称霸亚洲乃至世界,他们蓄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不断蚕食中国的领土主权,直至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这一系列事件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九一八事变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更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使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危险性,加快了各国联合抗击侵略者的步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积极投身于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洪流之中,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为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局部冲突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盛行,恐怖主义威胁全球安全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既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
纪念九一八事变,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育是培养下一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教育,让他们了解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以及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热情,家庭也要发挥积极作用,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各界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观看纪录片等,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极其黑暗而又充满希望的岁月,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展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和顽强生命力,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勇于担当,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