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手抄报图片,传承与创新中的敬老文化
一、引言
重阳节,又称“双九节”“老人节”,是一个充满敬老爱老情怀的传统节日,而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则是学生们表达对这一节日理解与敬意的独特方式,它不仅能够展现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更能在创作过程中让孩子们深入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将敬老爱老的美德深深植根于心中,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重阳节手抄报图片的世界,探索其中蕴含的丰富意义。
二、重阳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
(一)起源传说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传说,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生,这些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之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在仙人的指点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到了九月九日这一天,瘟魔又来作恶,桓景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山上,然后拿出茱萸叶让大家佩戴,又分给每人一杯菊花酒饮下,做好准备后他带着宝剑回到村里,只见瘟魔冲出汝河,但是刚到村头就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九登高避祸、佩插茱萸等习俗流传至今。
(二)传统习俗
1、登高
在古代,人们认为九月九日是大吉之日,登高可以辟邪消灾,而且秋季天高云淡,正是登山赏景的好时节,在一些山区,每到重阳节,全家老少都会结伴攀登当地的山峰,在攀登的过程中,大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漫山红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据统计,在我国的一些著名山脉,如黄山、泰山等地,每年重阳节期间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登山,这其中不乏家庭团体,他们一边登山,一边讲述着关于重阳节的故事,传承着古老的习俗。
2、赏菊
菊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它盛开在深秋季节,象征着长寿、高洁,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赏菊活动,公园里、庭院中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有金黄灿烂的“金背大红”,也有洁白如雪的“白牡丹”,游客们穿梭于花海之间,拍照留念,陶醉在菊花的芬芳之中,以北京植物园为例,每年重阳节前后,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展,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数百种,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据统计,仅重阳节当天参观人数就可达数万人。
3、插茱萸
古人认为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并且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习惯在九月九日这天采茱萸插在头上或做成香囊佩戴,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也常常能看到对插茱萸习俗的描写,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经典之作,这种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太常见,但它依然是重阳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重阳节手抄报图片的意义
(一)弘扬敬老文化
1、教育意义
对于孩子们来说,制作重阳节手抄报图片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绘画创作,他们能够了解到重阳节敬老爱老的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组织的手抄报比赛中,有的孩子会在手抄报上画出自己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节的温馨场景,旁边配上文字:“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爱你们。”这不仅表达了孩子们对长辈的爱,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尊老意识,从社会层面来看,当更多的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时,整个社会的敬老氛围也会更加浓厚,根据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参加过重阳节手抄报创作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老人的态度更加尊重和关爱的比例高达85%以上。
2、传承价值
重阳节手抄报图片是传承敬老文化的有效载体,它可以跨越时空,将古老的文化传统传递给新一代,就像一本家族相册一样,记录着不同年代人们对重阳节的理解和表达,在过去,手抄报可能只是简单的纸笔绘制;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学生还会运用电脑绘图软件来创作手抄报,融入现代元素,如动画人物与传统重阳元素相结合的画面,这种方式既保留了传统的敬老文化内涵,又体现了时代的创新性,使敬老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锻炼综合能力
1、艺术创作能力
制作手抄报需要一定的绘画技巧、色彩搭配能力和排版设计能力,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绘画风格,如水彩画、简笔画或者漫画形式来表现重阳节的主题,有的孩子擅长用水彩画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美景,画面中有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红叶以及坐在长椅上聊天的老人;有的孩子则用简笔画画出一家人在山顶举杯共度重阳的简单线条画,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让手抄报更加吸引人,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可以表现出重阳节的热情和活力,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可以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排版设计也很重要,要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画的位置,使整个手抄报看起来美观大方。
2、资料搜集与整理能力
为了完成一份优秀的手抄报,孩子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他们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重阳节的历史、习俗、诗歌等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去除无关紧要的内容,在查找重阳节诗歌时,他们会发现有很多诗人写过关于重阳节的作品,但不是每一首都适合放在手抄报上,这就要求他们根据主题和篇幅的要求进行取舍,经过多次练习,孩子们的资料搜集与整理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四、如何创作重阳节手抄报图片
(一)确定主题
主题是手抄报的灵魂,对于重阳节手抄报来说,可以选择多种角度来确定主题,如果是面向小学生,可以以“我心中的重阳节”为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对重阳节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是初中生,则可以以“敬老爱老从我做起”为主题,强调青少年在敬老爱老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高中生来说,“传承重阳文化,弘扬敬老精神”这样的主题更为合适,可以从文化传承的高度来进行创作。
(二)收集素材
1、图片素材
图片素材是手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高质量图片,如菊花、茱萸、老人幸福的笑容等,也可以自己拍摄一些照片,比如家人一起登高的照片、爷爷奶奶做家务的照片等,还可以利用绘画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图案,像小蜜蜂、小蝴蝶围绕着菊花飞舞的图案,增加手抄报的趣味性。
2、文字素材
文字素材包括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介绍、名人故事以及诗歌等,在选取名人故事时,可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如孔子对待老人的恭敬态度,他的言行对后世敬老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诗歌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王维的诗,还有杜甫的“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在引用诗歌时要注意注明出处,保持学术规范。
(三)精心排版
1、整体布局
先确定好手抄报的大致布局,一般可以分为标题区、正文区和装饰区,标题要醒目,可以用彩色的笔书写,字体要大一些,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正文区是用来放置主要内容的区域,包括文字和图片,装饰区则是用来美化手抄报的空白部分,可以画一些边框、花纹或者与主题相关的小图案。
2、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要协调统一,主色调可以根据主题来定,如果是以敬老为主题的,可以选择温暖的红色系作为主色调,给人以热情、关怀的感觉;如果是突出自然景观的,可以采用绿色系为主色调,体现生机与和谐,要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和过渡,避免颜色过于杂乱,在绘制一朵菊花时,花瓣可以用黄色、白色等浅色,
19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