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国人均睡眠时长超全球水平,质量提升仍需努力

2025年2月27日,全球领先的健康科技公司瑞思迈发布了第五届年度全球睡眠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覆盖了13个市场的30,026名受访者,揭示了全球范围内的睡眠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受访者的睡眠时长表现尤为突出,平均每晚睡眠7.46小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的7.09小时,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中国在睡眠健康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国睡眠质量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中国人均睡眠时长现状

根据瑞思迈的调查报告,中国受访者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为7.46小时,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与2022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相比,虽然略有波动(2022年数据为7.40小时),但整体趋势依然显示出中国民众在睡眠时长上的优势。

从年龄分布来看,Z世代(即年轻一代)的睡眠时长最为充裕,他们每晚能享受7小时44分钟的甜美梦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相对较轻的生活压力,也体现了他们对睡眠质量的重视,相比之下,78岁及以上的“银发族”睡眠时间则略显不足,为6小时46分钟,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中上水平,展现了中国老年人良好的睡眠习惯。

与全球睡眠时长的对比

将中国人均睡眠时长与全球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根据《2021世界睡眠白皮书》的数据,2021年全球平均每人每天睡眠时长为7小时9分钟,但这一数字相较2020年已经减少了2分钟,相比之下,中国受访者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还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从地域分布来看,日人均睡眠时长最久的国家是比利时、爱尔兰和荷兰,日均睡眠时长均在七个半小时左右,而中国虽然未能跻身这一行列,但平均每晚7.46小时的睡眠时长仍然足以让许多国家和地区望尘莫及,日人均睡眠时长最少的三个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马来西亚,其中印尼日人均睡眠时长最少,仅为6小时36分,这一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睡眠时长上的优势。

中国睡眠质量的挑战

尽管中国民众在睡眠时长上表现出色,但睡眠质量的挑战依然严峻,瑞思迈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受访者平均每周仅有4.13个夜晚的睡眠质量较好,这一数据虽然相比澳大利亚的3.68晚和新加坡的3.8晚具有优势,但仍然远低于理想水平。

午睡文化在中国依然盛行,受访者平均每周感到需要午睡4次,而实际午睡频率更高,达到每周6次,虽然午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恢复精力,但过于频繁的午睡也可能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如何在保持午睡文化的同时,提高夜间睡眠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

调查,中国人均睡眠时长超全球水平,质量提升仍需努力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既包括生理因素,也包括心理和社会因素,从生理角度来看,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都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而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等)也可能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

从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看,压力、焦虑、经济压力等成为影响睡眠的主要“罪魁祸首”,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还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睡眠质量,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提升睡眠质量的策略

面对睡眠质量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睡眠质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

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赖床。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议保持卧室安静、整洁、舒适,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干扰,选择适合自己的床垫、枕头和被子等床上用品,以提高睡眠舒适度。

3、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饮食和运动习惯对睡眠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建议避免在睡前过度进食或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茶等),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消耗能量、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4、学会放松和减压:压力和焦虑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会放松和减压对于提高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措施仍然无法改善睡眠质量,建议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咨询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了解更具体的治疗方法和建议。

午睡文化的合理利用

午睡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其影响力根深蒂固,过于频繁的午睡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午睡文化,使其既能发挥恢复精力的作用,又不会对夜间睡眠造成负面影响。

要控制午睡的频率和时间,建议每天午睡一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这样既能达到恢复精力的效果,又不会影响夜间的睡眠周期。

要注意午睡的环境和姿势,午睡时应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干扰,选择正确的姿势也很重要,可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要合理安排午睡和夜间睡眠的时间间隔,如果午睡时间过长或时间间隔过短,可能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建议合理安排午睡和夜间睡眠的时间间隔,以确保夜间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角色

在提升睡眠质量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睡眠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睡眠健康研究和产品开发。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的睡眠健康,可以通过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等方式,帮助员工改善睡眠质量,企业还可以开展睡眠健康相关的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关注度。

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睡眠健康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媒体可以加强对睡眠健康的报道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科研机构可以加强睡眠健康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睡眠健康解决方案。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睡眠时长超过全球水平,这一数据不仅是对中国民众睡眠现状的积极肯定,也提醒我们需持续关注并改善睡眠质量,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睡眠危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睡眠质量,包括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学会放松和减压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我们还需要合理利用午睡文化,使其既能发挥恢复精力的作用,又不会对夜间睡眠造成负面影响。

在此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支持性的睡眠环境,我们才能在全球睡眠危机的洪流中,为中国民众筑起一道坚实的睡眠防线,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睡眠健康之道,让更多人享受到健康、优质的睡眠,焕发无限活力!

19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