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晚会再次剑指非标电线电缆,守护公共安全,严打伪劣产品

2025年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再次通过3·15晚会,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个关乎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上——非标电线电缆,晚会曝光了多个五金市场公然售卖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的电线电缆,这些非标电线电缆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更可能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曝光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产品质量和公共安全的高度关注。

3·15晚会曝光非标电线电缆乱象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记者通过深入调查,揭露了华南地区多个五金市场存在的非标电线电缆销售乱象,在南宁的科德国际五金市场,记者发现,这里的商家大都做着电线电缆的批发生意,但一些商家的产品报价明显偏低,他们售卖的多是所谓的“非标”线,所谓“非标”线,即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的电线电缆,这些商家不仅公然售卖非标电线电缆,还毫无避讳地宣扬其“优势”,即价格更低,利润更高。

同样,在贵阳的金石五金机电城,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部分商家售卖同一规格、两种价格的线缆,国标线会清晰印出厂名、规格等关键信息,而非标产品则不敢写清楚,否则生产企业会面临严重后果,这些非标电线电缆不仅质量低劣,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投入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非标电线电缆的危害

15晚会再次剑指非标电线电缆,守护公共安全,严打伪劣产品

非标电线电缆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隐患:非标电线电缆由于生产工艺和材料不达标,其电阻往往超出国标35%以上,这意味着耗电增加、容易发热,极易引发火灾,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在国内重大火灾的案例中,因线缆引发的火灾占50%以上,居各类火灾之首,近年来,因电缆着火蔓延成灾的重大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 影响工程质量:非标电线电缆的使用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中,如果使用了非标电线电缆,可能会导致电路不稳定,甚至引发短路、跳闸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
  3. 损害消费者权益:非标电线电缆的售价虽然低于国标产品,但其质量却无法保障,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被低价所吸引,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不仅面临经济损失,还可能面临安全隐患。

非标电线电缆的生产与销售

非标电线电缆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公然销售,背后有着复杂的生产与销售链条。

  1. 生产厂家:一些电线电缆生产厂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惜降低生产标准,生产非标电线电缆,这些厂家往往采用劣质材料,减少铜芯数量,降低绝缘温度标准等手段来降低成本,央视记者走访的广东揭阳棉湖镇的多家电线电缆生产厂家,就发现了这种打折线的生产情况,这些厂家生产的打折线,其电阻全都超出国标35%以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 销售商家:五金市场上的销售商家则是非标电线电缆流通的重要环节,这些商家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往往与生产厂家勾结,销售非标电线电缆,他们不仅公然宣扬非标线的“优势”,还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在一些市场上,销售非标电线电缆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开的秘密。
  3. 监管漏洞:非标电线电缆能够在市场上公然销售,也暴露出监管部门的监管漏洞,一些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导致非标电线电缆得以在市场上流通,一些商家还通过虚假宣传、伪造合格证等手段来掩盖非标电线电缆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大了监管难度。

政府部门的迅速响应与查处

针对3·15晚会曝光的非标电线电缆问题,政府部门迅速响应,展开了全面的查处行动。

  1. 市场监管部门的行动:在晚会曝光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行动,对涉事电线电缆生产、销售情况展开全面排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立即安排部署贵阳市、安顺市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开展执法行动,南宁市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也连夜组织超百名执法人员对商户进行调查,登记并封存相关产品并送检。
  2. 公安部门的介入:公安部门也积极参与了非标电线电缆的查处行动,他们与市场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对涉事电线电缆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深入调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媒体的监督与报道:媒体在非标电线电缆问题的曝光和查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和报道,揭露了非标电线电缆的生产和销售乱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媒体还积极监督政府部门的查处行动,推动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加强监管,保障公共安全

为了防止非标电线电缆等伪劣产品继续危害公共安全,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1. 加强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电线电缆生产、销售环节的执法力度,对涉嫌生产、销售非标电线电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要加强对五金市场等销售场所的监管,防止非标电线电缆在市场上流通。
  2.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电线电缆等产品的生产标准和销售要求,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3.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非标电线电缆等伪劣产品的识别能力,要加强对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家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4. 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电线电缆等产品的日常监管和定期检查,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积极举报涉嫌生产、销售非标电线电缆等伪劣产品的行为。

非标电线电缆问题的曝光再次提醒我们,产品质量和公共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线电缆等产品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我们才能共同守护公共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政府部门能够继续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电线电缆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行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195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