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辉同行,涉事冷冻虾仁退一赔三—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的守护战
在2025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晚会曝光了一系列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其中冷冻虾仁涉嫌违规添加保水剂的事件尤为引人关注,在这场风波中,知名直播带货账号“与辉同行”迅速响应,不仅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虾仁相关商品,还承诺对购买过涉事虾仁的消费者进行“退一赔三”的售后服务,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树立了典范,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退一赔三”的法律依据,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事件回顾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冷冻虾仁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据报道,部分企业为了增加虾仁的保水率和重量,违规添加了过量的磷酸盐作为保水剂,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问题、人体钙磷比失衡、缺钙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晚会曝光后,网友迅速发现“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带货的一款“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生产商——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正是此次被点名的企业之一,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与辉同行”迅速采取行动,于3月16日发布声明称,已下架全部虾仁相关商品,并展开了对此类商品的再次审核,不论后期调查结果如何,都将对购买过涉事虾仁的消费者进行“退一赔三”的售后服务。
“退一赔三”的法律依据与实践
“与辉同行”对涉事虾仁进行“退一赔三”的承诺,其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该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与辉同行的案例中,如果直播间在销售过程中未充分披露虾仁存在违规添加保水剂的问题,即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因此需要承担“退一赔三”的法律责任,这一承诺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直播间作为销售方应尽的法律义务。
从实践角度看,“退一赔三”的承诺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它不仅能够弥补消费者因购买问题商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还能够对经营者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促使其更加重视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一承诺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鼓励更多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企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与辉同行”此次事件的处理方式,无疑为企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作为一家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与辉同行”在事件曝光后迅速采取行动,不仅下架了问题商品,还主动承担了赔偿责任,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和行动,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也为行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企业责任并不仅仅体现在事后处理上,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从源头上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才能真正做到对消费者负责,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和支持。
消费者权益保护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消费者组织应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媒体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和揭露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冷冻虾仁行业的反思与改进
此次315晚会曝光冷冻虾仁行业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对个别企业的警示,更是对整个行业的鞭策,冷冻虾仁作为常见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行业必须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企业需要加强自律和诚信经营,要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执法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和突击检查力度,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以儆效尤。
消费者在购买冷冻虾仁等食品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信誉好的产品;二是仔细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三是注意产品的外观和气味是否正常;四是保存好购买凭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维权。
“与辉同行”涉事冷冻虾仁“退一赔三”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是深远的,它提醒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和典范,展示了企业如何在面对问题时积极应对并承担责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企业像“与辉同行”一样,将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放心、和谐的消费环境。
195 条评论